水利闸门技术
水闸历史简介
闸,是治水的一种措施,也是人类与水相依相争相和过程中智慧的结晶。
水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,“逐水而居”、“依水而生”是必然的选择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为了取用水方便和趋利避害,遂有了能动地改变“水往低处流”的行为,使其蓄泄由人,调控在我。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,具有开关控制、能蓄能泄,被后世称之为水闸(有板、牐、斗门等称谓)的水工建筑物,在华夏先民的孜孜以求中问世生了。从简易的草泥闸,到结构完善的木闸、坚固耐用的石闸,再到浑然一体、造型各异的钢筋混凝土闸,水闸在演进中不断书写着创造和传奇,人类治水的脚步也不断更上一层楼。如今,当我们漫步于江河湖海之畔时,经常会看到“在水一方”有各类造型迥异、功能不同的钢筋混凝土大闸巍然屹立,默默地承担着人类赋予它们的使命——或泄洪排涝,或灌溉供水,或挡潮蓄淡,或保障通航,或兼而有之。
水闸,水工建筑物的骄子,从远古走来,一路沧桑一路风尘,见证着历史、记录着历史,更演绎着除水害、兴水利的动人乐章。
何谓水闸
闸,形声字,从门,甲声。东汉许慎《说文》解释:“闸,开闭门也。”本义为开门、合门。《集韵》:“一曰以版有所蔽。”可见,所谓“闸”,就是用“板”把口门挡住,后来主要指控制河道水流蓄泄的装置。另外,还有一个“牐”字,从字形上看,指竹制物插入水中以挡水,后同“闸”。中国古代的水闸早期多称水门、斗门(陡门)或板、牐等,唐代以后方有水闸的称谓。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
现代意义上的水闸,是指修建在河道或渠道上的“门”型低水头水工建筑物,具有调节水位、控制流量的作用。关闭闸门可以拦洪、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,以满足上游取水、通航和改善生态等需要;开启闸门,可以泄洪、排涝、冲沙,或根据下游用水的需要调节流量。
古代文献上所说的“水门”,并非皆设有挡水的闸板,有的仅是一座取水口门。如东汉时汴渠引黄(河)水门之一的建宁石门,“门广十余丈”,下半部修成溢流堰,河水大时溢流入渠,河水小时则断流。后来,在科技进步的驱动下,水门上设置闸板调控水流渐成主流。最初的水闸当是草泥筑就,后来发展为木构、木石构、砖石构、石构等,日趋坚固完善。
元代王祯《农书》中的水闸形制图
- 上一个:渠道用的铸铁闸门该怎么使用保养
- 下一个:水闸作为普遍应用的水工建筑物有哪些类型
新闻资讯
- 2022/6/13 8:43:19
翻板闸门的应用与功能
- 2022/6/9 16:54:42
铸铁闸门池塘用手动机闸一体铸铁圆形闸门
- 2022/6/9 16:42:40
铸铁镶铜闸门
- 2022/3/12 17:26:46
闸门启闭机在水库中的应用位置
- 2022/4/24 15:27:16
渠道闸门|钢制渠道闸门生产厂家
- 2022/4/24 15:23:09
电动铸铁镶铜闸门生产定做厂家